思维与定位发表时间:2022-06-29 16:23 确定着陆点“定位”与“输入/输出管理”要想让会议同时满足大家的需求,具体应该怎么做呢?整体方案必须符合逻辑,这是大前提。与此同时,把大方案划分为若干小方案,精心设计各个会议的达成目标也同样重要。选择着陆点时,我们应当在弄清楚会议“定位”的基础上开展“输入/输出管理”,这点相当重要。搞清会议的“定位”之所以如此重要,是为了避免参会者认识水平不同而产生混乱。会议的定位不同,对参会者的行为模式也会产生不同的要求。比方说,会议的定位是“就现有问题展开讨论”,那么这场会议要求大家详细阐述各自部门所面临的问题。而假如会议的定位是“扩大产品形象的认知度”,那就要求大家发挥想象力畅想未来的前景。同理,如果会议的定位是“批准事先讨论的事项”,那就不宜在会场上讨论细节。如果会议的定位是“请大家畅所欲言”,那就欢迎大家想到什么说什么。总而言之,大方案在被划分为若干小方案时,参会者都应认识到本次会议属于大方案的哪个环节,明确会议的定位。了解会议的定位,我们就能明确会前应把什么内容通知给参会者,会后应产出怎样的成果,用电脑术语来讲,就是“输人”与“输出”。 之所以强调明确“输人/输出”的重要性,原因在于这样能够改变计论的效率。毕竟众人是要集合到一起开会,倘若未能提前进行“输人告知大家即将讨论的事项以及相关信息等,会议就很有可能变成毫无意义的讨论。而如果未能明确告知大家会议所需要的“输出”,大家不清楚会议最终是要取得怎样的结果,其结果也只会是平白浪费时间,迟迟无法得出答案。总而言之,首先我们应当明确会议的定位,做好“输人/输出管理”,提前告知参会者相关事项及信息,并让参会者了解到会后需要产出的成果。这就是让会议同时满足大家需求的诀窍。三种视角决定定位在此我将具体解释会议的“定位”。定位是指本次会议在整个大方案中应当处于何种位置、讨论到何种程度。可是真要问及“何种程 首先,第一个视角是验证假说的视角。具体是指第3章提及的“目的、论点、假说、验证、启发”这5项。提交方案时首先应当从方案的目的讲起;然后明确讨论的要点,即论点;接着针对论点提出自己的说;验证假说;最后总结提炼出获得的启发。第二个视角是沟通的视角。首先要见上一面,从加深相互的信赖关系开始;然后听取对方的意见;接着表达己方的意见;如果双方存在异,那就围绕差异展开讨论;最后双方的意见达成一致,定下决策。第三个视角是解决问题的视角。虽然不是所有的方案都为了解决问题,但大多数方案都是在指出某些问题以后提出相应对策。 下一篇回话的技术(一)
|